南城儿女[年代] 第35节
  从那之后,妈妈再也不敢让常欢照看弟弟。
  这样一来,帮忙照看弟弟的任务就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。
  照看弟弟久了,林飞鱼觉得自己身上不仅有一股小孩子身上的奶味,还有一股令人作呕的屎尿味,这让她打从心里没办法喜欢这个弟弟。
  对于她的委屈妈妈似乎看不到,只会对她说:小满是你的亲弟弟,你要好好照顾他。
  她不明白地问:他也是常美和常欢的亲弟弟,为什么不叫她们照顾?
  妈妈说:后妈难做人,常美和常欢不是妈妈亲生的,所以你要体谅妈妈,帮妈妈照顾好弟弟,你要懂事。
  十岁的林飞鱼在这个夏天突然开始讨厌起“懂事”这两个字。
  阿婆让她懂事,沁姨让她懂事,妈妈也让她懂事,懂事好像变成了刻在她身上的标签,甩也甩不掉。
  一九七六年的天气很反常,这年的夏天特别的热,气温一度到达36.4°c,超过了一九六三年的36°c的最高气温。
  这岁月,家里有电风扇的人很少,一到晚上,大家便把竹席从家里搬出来,手里拿着蒲扇,一边赶蚊子一边聊天。
  若是这时候哪家有买西瓜,白天放在盆里放盆水冰着,到了晚上,把西瓜切了分给大家吃,就会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欢呼声。
  被“冰”过的西瓜又凉又甜,比吃冰棍还要爽。
  这天晚上又停电了,十八栋的邻居把竹床摆在乔木树下纳凉。
  朱六婶说:“新学期开始,志谦和常美两人就要上初中了吧?时间过得可真快,好像昨天两人才刚学会走路,一眨眼两人就要上初中了。”
  苏奶奶感叹:“可不是,一眨眼咱们都老了,你看我这头发全都白了,不认老都不行。”
  刘秀妍突然插话进来说:“妈,我有件事情要跟你说。”
  苏奶奶心里直觉没什么好事,但还是问道:“什么事?”
  刘秀妍脸上闪过心虚的神色说:“志谦……我想让他开学后转去元村学校读初中。”
  苏奶奶眉头顿时就蹙了起来,脸上还是保持平静说:“为什么要转去元村学校,志谦在罐头厂子弟学校继续读初中不好吗?”
  罐头厂子弟学校设置了小学和初中,职工的孩子可以在学校里面从小学读到初中,初中毕业后若是想继续往上读,才需要转到其他高中学校去,若是不想读了,那就毕业等待分配工作。
  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是同一个大院的,彼此之间知根知底,而且学校距离大院也很近,因此几乎没有人会读到一半去转校。
  刘秀妍支吾了下说:“蔡姐……的小女儿新学期要转去元村学校上初中,新学校没有认识的人,蔡姐担心她会被人给欺负了,所以想让志谦也转过去,两人可以彼此照应,我已经答应她了。”
  苏奶奶脸色有些不好看:“你给我说实话,蔡副主任的女儿好端端的,为什么要转校去元村学校?”
  二棉厂规模不小,实力也不小,同样有自己的子弟学校,这个蔡副主任的女儿在二棉厂子弟学校读得好好的,突然要转校,这里面肯定有问题。
  刘秀妍不想在大家面前说蔡姐的家事,但一想这种事情随意一打听就知道了,便豁出去道:“蔡姐的小女儿跟厂里的几个孩子闹了点小矛盾,把人家小姑娘的脸给抓坏了,蔡姐带着孩子上门给人道过歉了,但那家人还是不依不挠,蔡姐担心女儿留在二棉厂那边的学校会被人欺负,所以就给转校了。”
  这话七分真三分假。
  蔡副主任的女儿的确是跟二棉厂其他孩子闹了矛盾,不过不是小矛盾,而是她拿烟头把另外一个女孩的脸烫出了一个很深的伤疤。
  那女孩的父母也是疼女儿的人,怎么肯罢休?哪怕工厂帮忙做了调解,那家人还是撂下狠话让他们小心点,蔡副主任没办法,这才给女儿办了转校。
  但她还是不放心,因此想到了刘秀妍,知道她儿子也要上初中,于是便跟刘秀妍提出了这个请求,刘秀妍想跟蔡副主任打好关系,想也没想就答应了。
  苏奶奶一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没说真话,但在这么多人面前,她还想给儿媳妇留点面子:“你明天带点东西去蔡副主任家,就跟她说志谦不舍得罐头厂这边的同学和老师,不想转校。”
  刘秀妍急声道:“可我已经答应蔡姐了!”
  苏奶奶说:“如果你不敢一个人去,那明天我陪你去,我去给蔡副主任赔不是。”
  刘秀妍脸憋得通红,猛地站起来说:“妈,我是志谦的妈,这次的事我说了算!”
  说完红着眼睛跑了。
  月光透过枝叶毫无遮挡地撒下来,远处传来孩童嬉闹的声音,常小满又哭了起来。
  苏奶奶抚了抚头发,跟朱六婶叹气道:“真的老了,说话都没人听了。”
  ***
  往年,林飞鱼都像盼望过年一样盼望着过生日。
  在广西的时候,阿婆每年都会给她蒸红鸡蛋,有时候是一个,有时候是两个,回广州后,爸爸则会在她过生日当天送她一本小人书,还会做很多她喜欢吃的菜。
  但今年,没人记得她的生日。
  因为常小满又生病了,口吐白沫被送去了医院。
  直到常欢的生日那天,李兰之才想起已经错过了林飞鱼的生日。
  当天晚上,她给两人做了一盘鸡蛋糕,然后说:“飞鱼和常欢两人的生日只差了一个星期,以后两人的生日就一起过吧。”
  不在生日当天过的生日,又怎么能算过生日呢?
  林飞鱼暗暗红了眼睛。
  谁想之后的十几年,她都是跟常欢一起过生日。
  一九七六年,这注定是让人伤心的一年。
  一月周总理逝世,七月朱委员长逝世,七月二十八日,唐山发生了7.8级大地震,造成了二十四万多人死亡。
  广东省防震办领导接到中央的机密电报,让绢麻厂日夜赶工做了十五万条麻袋送去唐山。
  八月份,鉴于唐山地区的地震事故,广州市委成立了市防震指挥部和地震办公室。
  就在这时候,一个小女孩被广东防震办的一个领导从唐山乡下带回了广州,并带到了常本华面前。
  领导问:“你就是常本华?”
  常本华临时被叫到领导办公室来,心里直打鼓:“我是常本华,不知领导叫我过来有什么吩咐?”
  领导再问:“一九六七年,你是不是到过唐山小集村知青插队?”
  常本华心中的鼓打得更厉害了,迟疑了好一会儿才点头:“是……”
  领导三问:“那你是不是在那边生过一个女儿?”
  常本华全身颤抖了起来,下颌颤抖得好像要掉下来,她下意识就想否认:“没……没有……”
  领导喝道:“不准说谎!”
  常本华吓得跳起来,连忙改口说:“有是有,不过……”
  领导没等她说下去,打断她,伸手指向角落道:“看看那个女孩,知道她是谁吗?”
  “她叫王招娣,是你当年在小集村知青插队时生的女儿,这次唐山地震,她的亲人全都死了,你是她的母亲,以后她就交给你来照顾,有问题吗?”
  常本华僵硬着脖子,顺着领导指的方向慢慢扭过头去,然后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缩在角落里。
  那是一个瘦得像柴火一样的小女孩,低垂着头,似乎感受到他们的目光,那小女孩像只受惊的小兽,颤颤兢兢抬起头来。
  常本华对上了一双怯弱又彷徨的眼睛。
  待看清楚那张脸时,她心里轰隆一声,眼睛瞪得几乎掉下来。
  【作者有话说】
  新人物上场了,猜猜是谁。
  这章送红包哦~这文参加了“成长逆袭”活动,有营养液的宝子求点营养液,若是没有也没关系哒,谢谢大家[让我康康]。
  第24章
  陶永康看到常本华带着个孽种回来,当场摔了东西,又把常本华按在地上狠狠揍了一顿。
  常本华的婆婆不仅没拦着儿子,还抱着哭闹的孙女直接出了门,装作没看见。
  陶永康一想到自己头上一片绿油油就怒火中烧:“常本华你个贱人,你他妈的居然敢骗老子!离婚!老子要跟你离婚!”
  常本华抱住套永康的腿,哭着哀求道:“不能离婚,不能离婚!咱们儿子不能没有妈啊,我当初也是逼不得已的……”
  陶永康一脚将她踹开,咬牙切齿道:“当初要不是你主动爬到我的床上来,又说自己是黄花大闺女,我怎么可能娶你这只破鞋?我儿子没有你这种破鞋的妈,你现在就给我滚出去!”
  他扯着常本华的手臂,把她往家门外拽,常本华尖叫着奋力挣扎,还向儿子求救:“建伟,快来救救妈妈……”
  谁知她口口声声担心没了妈就不能活的儿子,却走过来,朝她脸上吐了一口口水道:“破鞋,你才不是我妈妈!”
  唾沫顺着常本华的眼睛慢慢滑下来,她愣住了。
  陶永康不仅没阻止,反而对儿子夸奖道:“做得好,这才是我陶永康的好儿子!”
  接着他把常本华,以及那个带回来的孽种一同赶出了家门。
  陶家的门一关上,常本华一下子就活过来了。
  她从地上爬起来朝王招娣猛扇耳光,左右开弓:“你这只发瘟鸡,地震那么多人死,你为什么不死?你为什么要跑过来破坏我的生活!”
  “你为什么不死,你就应该死在地震里,你为什么要过来,为什么不去死……”
  常本华双手轮落,瞬间把王招娣的脸打得跟猪头一样。
  邻居有人看不下去了,更担心把人打出好歹来,纷纷过来阻拦。
  “好了好了快停下来,别把人打死了,打死了你也讨不到好。”
  “这孩子也是可怜见的,被打成这样连句求饶的话都不敢说。”
  当然也有不少人看笑话,问常本华这个野种到底是跟谁生的,又嘲讽说这要是放在前几年,常本华这只破鞋肯定要被拉去游街。
  常本华气得额头青筋暴露,浑身发颤。
  但她得罪的人太多了,几乎整个大院的人都跟她闹过矛盾,这会儿她双手难敌四拳。
  突然,常本华将邻居一把推开,然后扯着王招娣跑了。
  众人见状纷纷猜测——
  “她这是要去哪里?该不会是想找个地方把孩子给扔了吧?”
  “这么多人看着呢,她要是有点脑子的话就不会这么干,我猜十有八|九是去她大哥那里。”
  “摊上这么个妹妹,常明松也是倒霉透了,天天跟在她屁股后面擦屁股。”
  “我看该生气的应该是兰之才对……”
  还别说,这些邻居都挺了解常本华的为人。
  王招娣要不是防震办的领导亲自带过来的,要不是厂领导叮嘱过让她好好照顾好孩子,常本华早就把王招娣带去火车站扔了。